从MIT的新式无人船,聊聊机器人的“组队打野”模式( 七 )

一旦roboat真正投入使用 , 白天送人送货 , 晚上还要加班搞垃圾管理与物流 , 偶尔还能组装成音乐会舞台、食品市场平台和其他结构 。 恐怕最勤奋的人类劳模也只能望其项背了 。 这些船只还可以配备环境传感器 , 监测城市水域 , 了解城市和人类健康状况 。

当然 , roboat目前还是一个实验性的项目 。 但我们发现 , 无人船正在从单打独斗 , 变成一个在水面协同战斗的灵敏、动态的智能体 , 从而完成更多的任务 。 从这种变化中 , 我们不难找到一些未来机器人协作的灵感 。

当机器进入协作时代 , 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

论文发出后 , 荷兰阿姆斯特丹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认知机器人学系助理教授Javier Alonso Mora曾表示:“在运河中聚集成群的机器人 , 是一个伟大的想法 。 ”

之所以有如此感慨 , 恐怕是因为这种动态解决方案 , 能够解答长期以来困囿于无人船的几个问题:

第一 , 能否向更多场景进行延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