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奇心态?赌徒心理?警惕盲盒“潘多拉”诱惑( 八 )

亟须进行规范引导

赵占领认为,盲盒的兴起是一些商家炒作和营销的结果。之所以营销成功,是因为商家利用了人性中的某些弱点。消费者应该对于这种炒作有理性的认识。

值得注意的是,像盲盒这种算不上大众、主流的爱好型市场产品,为何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市场炒作,这种炒作又为何能够将市场价格推向如此夸张的高点?

张星水分析称,任何能够在市场上流动的商品,一旦具有受到消费者欢迎的稀缺性,必然就会招来那些专门利用这种流动性与稀缺性赚钱的“炒家”。伴随着市场发展壮大,盲盒必然会得到投机者的青睐。

张星水说,在市场中,有一些利用标的商品进行投机交易的“炒家”。大多数情况下,最终盲盒的暴涨只能对以投机获利为目的的交易者有利,而单纯的消费者会损失惨重,得不偿失。因为盲盒并不是特定物或者稀缺、限量级的物品,这时一些不甘心于被“炒家”操纵的普通消费者也可能会因价格上涨带来的暴富诱惑而加入“炒家”行列。

“盲盒的价值多由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决定,这意味着如果此类市场被投机、炒作的心态绑架,以至于炒作者越来越多,纯粹的消费者越来越少,其市场价格便会在盈利的预期下不断推高,形成纯粹由观念堆砌出来的泡沫。这种泡沫一旦因为某些预期外的原因破裂,其后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张星水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