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100天,阿里的“造风”实验( 六 )

找到用户产品的变量,意味着必须抛弃确定性,去寻找未知的可能性,必须从0到1,而且要选择有大DAU潜力的产品赛道,做有社会价值和影响力的产品。

在很多人看来,大公司创新称为豪华创业,资金、资源和人才的助力确实非常有效,但是仍然逃脱不了延续式创新。即使是孵化出抖音、被称为“APP工厂”的字节跳动,其布局的新产品在离开内容分发这个主赛道,也难言成功。

阿里所需要的变量,是独立生长出全新的业务形态。

朱顺炎给创新项目提出了三个原则:第一、独立思考,不依赖原有业务资源和路径;第二,从小到大,相信新生事物的生命力,有耐心从0到1;第三,树立英雄,打破大公司体系内的求稳状态,激励个人英雄出现。

寻找变量,首先要找到靠谱的人。“老人做新事”是朱顺炎的思路,这也是他总结出的方法论:“让年轻人实现他们的梦想,我做创新项目的门槛和磨刀石。”

加入阿里3-5年的员工已经证明了自己,对业务非常了解,而且能够很容易组建小团队,可以更专注的服务用户需求。于是,创新业务的产品经理有的来自国际业务,有的则是商业化业务转型,其中以85后的年轻人为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