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产品系列报告二:工具属性受关注,指数产品发展再迎春天( 五 )

近年来市场波动加剧,风格轮动频繁,后市该投资何种风格是投资者关心的重点。这些机构占比较高的ETF产品或许可以作为机构的“代言人”,为大家投资指引方向。

1.2

多数ETF获取正向超额收益

股票ETF在紧密跟踪相关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的同时,多数产品都还能相对基准获得正向超额收益。根据最新一期《海通证券-基金超额收益排行榜(20190903)》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8月31日,超八成股票ETF年内相对基准获得正向超额收益。且从中长期来看,近1年、3年、5年各有89.43%、86.52%和80%的股票ETF相对基准获得正向超额收益。

事实上,由于目前股票ETF主要跟踪的是股票价格指数,并不包含成份股分红,如果加上股票分红,股票ETF相对基准天然会获得一部分额外收益;除此之外,部分股票ETF还会通过打新、借券等方式增厚投资收益,力求覆盖投资者成本。

例如,今年以来科创板赚钱效应凸显,不少资金借道股票ETF参与科创板打新。相比其他权益基金,ETF产品运作透明、成本低廉,还不需要投资者缴纳惩罚性赎回费,投资者获利后能够快速兑现了结。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共有29只科创板新股上市,有73只股票ETF参与了科创板打新。其中,以国泰中证军工ETF、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和国泰上证180金融ETF3只产品中签科创板新股数量最多,分别为25、25和24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