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不及海天2% 内外交困的加加食品为何“打酱油”( 二 )

2012年,加加食品成功登陆A股市场,被冠给“中国酱油第一股”的称号。率先于竞争对手上市,加加食品本应该借助资本市场做强做大,却出现了连续多年业绩停滞的问题,令人唏嘘。调味品专家陈小龙向蓝鲸产经表示:“加加食品战线太长又重点不突出,所谓大单品战略也没有发展好,多种因素导致加加食品掉队。”

业绩停滞,营收被对手碾压

“酱油第一股”加加食品成立于1996年,主要经营酱油、食用植物油、食醋、鸡精等产品,是国内知名的调味品企业。

公开数据显示,上市前三年,加加食品营业净利均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上市之后,加加食品业绩几乎处于停滞状态。2012-2018年,加加食品营收分别为16.57亿元、16.78亿元、16.85亿元、17.55亿元、18.87亿元、18.91亿元和17.88亿元,7年以来增长不足8%;净利润从1.76亿元变成1.15亿元,不增反减。

与此对比,其竞争对手海天味业于2014年上市,上市当年实现营收98.17亿元;2018年营收达170.34亿元,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是加加食品的近十倍;净利润也从20.9亿元增至43.6亿元,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双翻倍。另外,千禾味业自2016年上市至2018年,营收从7.7亿元增长至10.56亿元;2012-2018年间,中炬高新营收17.54增至41.66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