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畜拉人扛到智慧农机 阡陌之上的机械化风景(13)

【亲历者说】

保护性耕作曾被认为是“懒汉种田”

李洪文(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从畜拉人扛到智慧农机 阡陌之上的机械化风景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洪文。受访者供图

1992年,中国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开始在山西开展保护性耕作试验。最初几年,每次去田间做试验,总有一些农民围在试验田周围,对这种不需要翻耕土壤的“懒汉种地”指指点点,我们只能努力做好试验,争取以事实来证明这项技术的先进性。

那时候条件很艰苦,我的导师,以及课题组其他老师,还有山西有关单位的人员,都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坚持把这项不被人认同的试验坚持下去,很怀念整个团队那时齐心合力搞科研的精神。

这项技术在最初推广应用时并不顺利,差不多所有从事这项技术推广的人都吃过闭门羹,苦口婆心宣传讲解完,有的农民一句“这不就是懒汉种地吗”,就不再搭理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