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畜拉人扛到智慧农机 阡陌之上的机械化风景( 九 )

中国成为农机大国,无数工人农民与专家学者曾为之默默奉献,已故著名农机专家曾德超的一生,可为缩影。

“社稷久经战火,农民首当其冲,我们学农的,应该马上回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广大农民雪中送炭”,这就是农机专家曾德超1948年回国的理由,他随后成为新中国农业机械和农业工程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从畜拉人扛到智慧农机 阡陌之上的机械化风景

农机专家曾德超。受访者供图

因为参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阡陌舞者 曾德超传》作者、中国农业大学青年干部张远帆有了对曾德超进行全面了解的机会,除了查阅各种资料,张远帆还特意实地考察曾德超曾经求学、工作的地方,探访其子女及同事好友,以便能将曾德超事迹写的更真实、详尽。

据张远帆介绍,曾德超曾留学美国,这也使得他发现了当时中美农业的巨大差异。幼时,曾德超先生的奶奶在天色微亮就会带他喂家里的两头小猪。而到美国求学后,他惊讶地发现一个普通美国农民就能通过自动喂料桶管理500头猪。这让曾德超先生意识到,唯有科技才能发展中国农业。不过,在带来国外先进经验同时,曾德超更注重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回国后坚持到农村的田间地头,改良农业机械产品。后来在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前身之一)筹建工作中,曾德超担任唯一的农业机械化系主任,亲自编写教材参与教学,桃李满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