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畜拉人扛到智慧农机 阡陌之上的机械化风景( 二 )

【长报道】

麦收时节,河南信阳,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轰鸣。

秋收时分,我国东北广袤的的土地上,多台小型收割机正以每小时5亩到7亩的工作效率进行收割作业。

70年前的中国,农业生产一直是“靠天吃饭”,耕作主要靠畜力拉动犁具,全国农用拖拉机数量是可怜的三位数,所有大型农业机械都是空白。今天,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7%,在部分领域、部分环节逐步实现“机器换人”;我们甚至可以运用卫星定位、云计算技术等,对万亩田畴实现精准管理,未来的田野,更是人工智能的舞台。

在田间地头,从人畜力为主,到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农业机械化,到底经历了什么?

从畜拉人扛到智慧农机 阡陌之上的机械化风景

麦收时节, 联合收割机在河南信阳劳作。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巍 摄

1元纸币与最美女拖拉机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