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畜拉人扛到智慧农机 阡陌之上的机械化风景( 四 )

如果说女性开着前苏联进口的拖拉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女性能顶半边天”的生动诠释,那么1959年11月,国产首批东方红拖拉机运抵黑龙江,梁军激动试驾的场景,就是另一个历史性时刻。这不仅是因为她当时的风采被采访人员抓拍到,更在于国产的大型农机设备,终于登上了中国的广袤田野。

1940年,美国实现了全面的农业机械化。而新中国成立伊始,全国农用拖拉机只有区区117台,纯靠进口。1955年,作为“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经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国最大的拖拉机制造厂在洛阳破土动工。1958年7月20日,新中国第一台大功率履带式拖拉机缓缓开出厂房,工人们热泪盈眶,当时报纸上是这么宣布的:中国人民耕地不用牛的时代开始了!

不用牛的时代开始了,1958年,工人与农民们是这么期望的,但当时即便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人恐怕也不会想到,60年后,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的农机制造与使用大国,90%市场靠本土品牌支撑,覆盖农林牧渔与农用运输加工所需的65大类、1500个小类的4000多种农机。

从夏收到秋收 田野上的机械化风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