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到底有没有必要降息?( 二 )

如图1当中的蓝线所示:美国基础货币在M2中占比降至11%的2008年,它发生了金融危机;之后,通过“QE+扭曲操作”向市场注入“长期基础货币”——提高M2“含糖量”,到2014年美联储“缩表”之前,M2“含糖量”高达36%;之后“缩表”,减少M2“含糖量”,直至“停止缩表”,并开始降息,美国M2“含糖量”依然高达23%。而且现在开始又在“小幅释放基础货币”,向M2中“加糖”。

图1:中美基础货币在M2中占比之比较

央行到底有没有必要降息?

图1当中的红线是中国的情况。我们看到,中国M2的“含糖量”从2012年初开始一路减少,从最高时的26%,下降到现在的16%。值得警惕的是,美国这一数值降至11%时发生金融危机。

换个角度看问题,M2=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在M2这杯“糖水”中,“糖分”越低、“水分”越高,“糖少水多”则M2“养分”不足。以此,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单位GDP增长’所需M2越来越多”。这才是中国货币政策需要予以解决的关键问题。M2中的水是不是太多了?图2可以告诉我们真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