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到底有没有必要降息?( 五 )

从宏观层面看:其一,金融资产质量和实业资产质量同时恶化,严重压缩GDP潜在增长空间,而且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动作必然导致全社会债务率(杠杆率)快速攀升,经济风险加大;其二,企业四处“找钱”,被迫接受更高的融资成本,使得各路“神仙”进入金融、准金融领域,以致金融乱象丛生,金融骗子有了可乘之机,庞氏骗局频现;其三,金融紧张度越高,越会要求政府放松金融监管,而金融监管放松,金融乱象更多。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金融资源是有限的,短端钱越多,长端钱越少,这必然导致短期货币市场利率越低,长期资本价格反而越高。因为,短端“供过于求”——价格低,长端“供不应求”——价格高。由此导致四层、彼此存在密切逻辑联系的严重后果:第一层,短期货币市场利率水平无法传导给长期利率,导致“货币政策传导失效”;第二层,表面上看M2畸高,金融、货币流动性巨大,但企业资本一端却实际承受着紧缩效应的困扰;第三层,金融紧缩效应长期压制中国经济增长,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弱化,GDP存在失速风险;第四层,GDP失速,政府加大投资,结果是债务杠杆上升,国家资产负债表恶化——如此恶性循环。

正因如此,笔者认为,就目前而言,央行最重要的任务是:医治M2“低血糖”病症,而不是降息。通过降息增加货币供给实际是“加水”——提高货币乘数的方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