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融基·金融研究院:七次降准,4.3万亿到哪里去了?( 五 )
四、破局,路在何方?
我们从去年到今年,已经发了不少文章在探讨如何解决金融机构和民营经济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今天我们不得不还要重复以前所提出的一些建议,原因是,我们没有看到梗阻的消解和道路的畅通。
1、打破四个约束,优化中国金融管理体制
“最后一公里”难以突破的症结并不在于货币政策,而是四个非货币政策因素:第一,资本的约束;第二,监管指标的约束;第三,商业银行内部风控的约束;第四,问责机制的约束。这就导致了:货币政策边际宽松所提供的流动性堆积在银行体系内部,无法顺利传导至民营企业。因此:
第一,大力改善资本的约束。中小银行由于资本充足率考核压力大,存量非标融资回归表内,再度增加了银行的资本金压力,各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无力扩大信贷供给。建议通过下调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降准、发行优先股、永续债等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
第二,放松监管指标的约束。做好民营企业贷款风险管理工作,在支持发展中防控风险,在风险防控中加大支持力度,提高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的容忍度。
推荐阅读
- ttg|TTG获1亿美金融资后,开始展示钞能力,成功组建KPL最强教练组!
- 华为荣耀|华为或将出售荣耀?谁买得起?
- 小米金融与区块链强强联手,未来分布式存储是必然趋势!
- 来也科技宣布完成C轮4200万美金融资
- 热点前瞻:操作系统+金融IC+汽车电子+柔性屏
- 互联网金融的背影里,金融与科技正在分野
- 为什么火币金融公链值得期待
- 友杰智新与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伯克利AI研究院:强化学习是GPT2等自回归语言模型弥补不足的良方?
- 武汉最新动态:LV捐资,金融业捐超10亿!华为联想齐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