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变"暖湿"了没?中科院:不可盲目乐观( 三 )

至于媒体里提到的植被地貌变绿等,在施雅风先生2002年《资源环境》的文章里也已经提到“气候转型降水量增多地区,已显现出植被繁茂生长的景象,我们在旅行中可以看到这些地区初级生产力草地一片葱绿”,施雅风也注意到卫星资料的NDVI数据显示“90年代西北在植被覆盖普遍减小,土地沙化和荒漠化严重,但是在天山西部、伊犁河流域、新疆北部、青海南部等地区有植被覆盖明显增加的趋势”。

中国西北变"暖湿"了没?中科院:不可盲目乐观

图1.“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以外的戈壁地貌。

在给出降水增多、部分地区植被改善、湖泊上升等变化之后,施雅风院士笔锋一转提出了问题:“西北部降水量增长趋势明显,但在与蒸发增长平衡后,西北气候是否已确实出现由冷干向暖湿转变迹象,仍需具体深入探讨。”因此关于部分地区降水增多是否意味着西北正由“冷干”向“暖湿”转换,尚未有明确结论。

另外,施雅风院士也在文章里给出了评论:“西北深处亚洲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水汽源的地理位置和经长期演变所形成的沙漠和戈壁广布的极端干旱下垫面,严格限制了为空中补充本地水汽,从而将降低降水增加率,再加上较长时间过度的地下水开发、植被破坏、土壤水分减少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也增加了气候转型的困难程度,故西北气候转型有其局限性,不宜过分夸大其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