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变"暖湿"了没?中科院:不可盲目乐观( 五 )

图2. 敦煌气象局大型蒸发器(E-601B型蒸发器),干旱的敦煌年潜在蒸发量约为2500毫米。

西北地区(以新疆、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为主体)是全球最干旱的区域之一,距离四大洋都非常遥远:南边与印度洋隔着西藏高原,东边与太平洋隔着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河西走廊,西边与大西洋隔着欧洲大陆、乌拉尔山和帕米尔高原,北边与北冰洋隔着阿尔泰山脉和天山山脉。这些地方降水稀少,绝大多数地区年降水不足100毫米,部分地区年降水甚至不足50毫米。

然而这一区域是我国日照和太阳辐射最强的区域,蒸发量非常大,潜在蒸发量可以超过2000毫米。这意味着即使有长江流域的年降水量(1000-1200毫米),也不足以应对这里强大的蒸发量,因此干旱和水资源紧缺是西北地区的最重要特征。

中国西北变"暖湿"了没?中科院:不可盲目乐观

图3. 用潜在蒸发量与降水量之差表示的干湿指数(单位:mm),如果某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则气候特征为干旱,反之,如果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则这个地方气候湿润。西北地区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是极端干旱的区域。所谓“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北的水汽来源主要来自于西风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