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多菌种工业应用的长征路( 三 )

第一个大范围、工业化酒用微生物——酵母

中国白酒多菌种工业应用的长征路

1956年周恩来总理组织制订的新中国第一个中长期科技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其内容之一就是“兑制白酒”,竟然与原子弹、氢弹和火箭并列在一个纲要内,确实令今人感叹。白酒酿造的科学性和难度可见一斑,在此之后,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中国白酒慢慢解开了神秘的面纱,中国白酒酿造类微生物逐步的被科学家认知和解析,甚至有一些微生物在一定范围内,成为生产应用的典范,然而受制于微生物产业化要求和应用特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酒用工业微生物在上世纪90年代才完成国内的应用普及,那就是酵母。

中国的酵母工业起步较晚,安琪酵母的前身是1986在宜昌成立的食用酵母基地,从一家科研机构,逐步发展成为今天亚洲第一、全球第三大酵母公司,这一路上,酒用酵母的普及和应用功不可没,安琪酒用活性干酵母、安琪耐高温酿酒活性干酵母、安琪超级酿酒高活性干酵母,这一系列酒用酵母产品的诞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为酒厂、酒精上实现了节粮降耗、安全度夏、提升效益的目的,是中国白酒及酒精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干酵母的应用,一方面帮工厂解决了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在思想上,微生物的把握和调控实现可能,为日后多菌种微生物的应用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