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食品溯源管理系统给与更多食品安全保障( 四 )

2.3 屠宰场
屠宰场存在若干生产环节 , 可根据牲畜的标识对生产过程进行流水线的监控 , 每个环节都分别通过屠宰场管理平台登记在数据中心 。 屠宰场中牲畜被宰杀后进行分割 。 分割前管理平台读取待分割肉类的“生产标识码” , 并根据将要分割的数量生成多个“屠宰标识码” , 每个屠宰标识码对应相应的分割部位 , 比如头、里脊、肝脏等 。 “屠宰标识码”和“生产标识码”在数据中心进行登记并建立对应关系 。 “屠宰标识码”再被标记到标签上 , 成为特定牲畜特定部位的唯一标识 。 通过“生产标识码”可以追踪到分割后的肉类 , 通过“屠宰标识码”可以追溯到分割前的动物 , 完成了动物从整体到肉类的追溯信息的转移和传递 。

在肉类分割后 , 每个部分都需要标签进行标识 , 需要的标签数量相对较多 , 采用无机RFID标签会带来极大的成本负担 , 因此只能对批次进行跟踪管理 , 难以对分割后的肉类进行个体的跟踪管理 。 采用价格非常低廉的有机RFID标签或二维条码可以很好的解决成本问题 。 但二维条码的读取受限制 , 不适合屠宰场中多个生产环节中对标识码的自动读取 , 且二维条码易受污染 , 不适合屠宰场的需要 。 鉴于屠宰环节的时间较短 , 有机RFID寿命可以满足此环节的需要 。 有机RFID标签具有环境适应性、成本、读取方式等方面的优点 , 在屠宰、分割环节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