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是志同道合的结果(书写新中国故事)( 三 )

在煤矿的地下矿井中,卡索拉仔细观察中国矿工,把他们同意大利马雷马的矿工联系起来。“这里的一切我都能认出来,连矿工的背影都似曾相识。我确信,如果我能与他们深入交谈,我将发现他们与意大利矿工的想法没有很大不同:他们有同样的需要,同样的渴望,同样的职业自豪感,同样的团结精神……”卡索拉曾经调查过马雷马矿工的情况,并与他人合著《马雷马的矿工》。他将自己对意大利矿工的关心和情感投射到中国矿工身上,通过近距离观察,明显体会到中意两国劳动人民共同的优秀品质和进步精神,跨越了地理距离和国籍差别。

这些认识,源于卡索拉对劳动人民一贯的关注与亲近。他的小说多以普通人为主人公,因此他的中国游记也将视线聚焦在中国矿工、工人和农民等普通人身上。作家以同理心推己及人,由意大利人民推及中国人民,无形间拉近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心理距离。

“在这里,在这张桌子前,我们意大利的农民一定会有回家的感觉”

福尔蒂尼的游记《辽阔亚洲——在中国的旅行》像一本日记,按访问时间顺序排列。每一章分为多个小标题:一段经历、一个中国人、一种现象、一段思考等。书中的中国篇充满真挚而丰富的情感,文笔亲切感人,语句间流淌着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