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是志同道合的结果(书写新中国故事)( 五 )

“他们徐徐地划桨,那样子就像威尼斯的船夫”

1966年,帕里塞作为特派采访人员来到中国并写下多篇文章,发表在意大利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晚邮报》上,之后集结成书,以《亲爱的中国》为名于同年出版,并于1972年再版。这本游记成为帕里塞最受欢迎的旅行文学作品。

帕里塞的游记充满田园化的诗意,他对中国和中国人情感深厚。这一点从作品名称就可以看出来,“亲爱的中国”具体说来,其实是“亲爱的中国人”。

在游记中,帕里塞非常重视对人的观察和描写。从文中反复出现的、描写中国人特点的词语可以看出,他欣赏普通的中国人,例如,“微笑”“热情”“节俭”“礼”“简单”等词语频繁出现。此外,他对中国人的观察细致入微,一些有代表性的场景和人物描写展现了作者心目中的中国形象。通过分析这些场景和人物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帕里塞感知和认识中国的方式是直觉和感情:

“我刚到广州几个小时:正是黄昏时分,湿热的季节正如西西里的春天,空气中飘着茉莉花和槐花的香味。……在船尾站着一位男子和一位长发飘飘、穿着黑色睡衣、肩披蓑衣的女孩。他们徐徐地划桨,那样子就像威尼斯的船夫”。广州令他想起了美丽的西西里和威尼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