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菲律宾游学发家史(11)

【特写】菲律宾游学发家史

快酷英语的线下校区里,学生上课更像是上班。 图片来源:qqenglish

“更接近欧美留学,校园里仅供上课、吃饭。下课后,你可以去喝咖啡,去唱卡拉OK。规则上不强制点名和考试。”王军称,这种模式很受成人学生欢迎。韩国学校也开始效仿,开发“半斯巴达”模式。

虽然韩资最大的学校招生上限多达一千人,但中资学校的发展速度无法小觑,快酷英语的两个校区在两年内就能容纳约600人。

David认为,中国玩家的商业头脑很强,善于复制,招到中国学生并不困难。“但到某个时间节点,如果他们想要铺开国际市场,去招收其他国家的学生,与我们竞争,这不会很容易。”

竞争激烈仍没挡住玩家们入场。不止是王军,更多中资已开始进入。国内一家中介机构悠果在宿务创建校区,而另一家由华人创办熊猫英语也在筹备招生。

平价市场的原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