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菲律宾游学发家史( 八 )

国际化和中国学生

日本是韩资学校开发的第一个新市场,生源在2011年暴涨。时任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将日菲关系提升到“战略合作”的位置,让日菲间的人员往来更为频繁。金仁俊认为,日韩英语教育有许多相同痛点,吸引流量也在意料之中。

2013年10月,菲律宾发生7.3级地震,11月又受强台风重创。语言学校们为挽回生源,开始向更多国家拓展,中国也是其中之一。

此前,国内已有机构代理菲律宾游学业务。语言学校们不直接在中国设立驻点,仅在菲律宾当地雇佣一名中国经理负责对接。大部分推广靠学生的口碑传播,拓展速度在前两年十分缓慢,肖雨在菲律宾学习时,全校仅有她一位来自中国大陆。

但在之后短短两年内,市场就变了风向。2017年入行后,肖雨发现找上来的学生和家长已经学会“货比三家”。

口碑效应在缓慢传播后迎来爆点,除麦琪、悠果和思航等深耕时间较长的中介,个人代理也在增多。金仁俊称,2017年底时,与他们联系过的中国中介不下100家。

针对中国市场,教学也跳出“斯巴达”模式。寒暑假游学项目也为孩子和陪读家长作出调整:孩子上午上课,下午学习游泳;家长上午参加成人课程,下午被允许去购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