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专家杨谨蜚:以品牌和服务认证创造新价值( 四 )

当过老师、做过品牌企划和质量管理的杨谨蜚,一开始就知道这是项艰巨任务--整个认证项目,除了一个《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SB/T10401-2006)国内贸易标准,其他文件几乎没有。

通过深入研究,杨谨蜚认识到中国认证行业从8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不到30年历史,相比国外发展了100多年的认证行业,中国认证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认证直接使用国外认证标准和方法。

按照国家认证的有关法律法规,认证机构必须要建立一套可行的内部管理规范,从认证评价的各个环节、技术标准和细则上保证公正性和客观性,并有可行的审核细则,以此来管理审核人员,并按照规范实施工作。“商品售后服务认证”必须具备一整套技术方案,这是摆在杨谨蜚面前的第一个难题。

中国的产品认证和管理体系认证有很多已通过国家注册的“评审员”,有现成的资源可以利用。但是“商品售后服务认证”发展伊始,一个评审员都没有。只有一个标准是无法开展工作的,摆在杨谨蜚面前的第二个难题,就是解决“人”的问题:

按规定,第三方认证的具体开展,需要由注册并有相应专业能力的评审员到企业现场进行评审,并得出公正性报告。没有人,意味着认证无法实施。而即使聘用其他机构的管理体系认证评审员,也是完全不同的领域,需要重新学习和注册“商品售后服务认证”专业知识,无法“拿来就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