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城光鲜的“面子”与破烂的“里子”( 五 )

至此,旗人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随着大清这座大厦的轰然倒地而荡然无存。

满城原有四道壮丽城门

从中国建筑历史文化上看,八旗兵集中居住的宽窄巷子,今天看来可以堪称川西民居的典范。由于八旗子弟的生活闲散,追求享受,使这个区域成了成都休闲文化的发源地。

就是今天,每每站在巷子的中央,我想象得出,当年那样的环境,一定像陶渊明笔下写的那样: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我站在小巷子里,依然听不到嘈杂与喧嚣,相反还隐约可闻蝉鸣之声。

宽巷子和窄巷子很像一母所生的弟兄,许多地方都极相似。这一来,也就营造出一种悠闲与宁静的韵味。巷子两边的民居已经老态龙钟,敦实的门柱立在红色木门两侧,历尽岁月剥蚀风烛残年的拴马石很容易把人带回遥远的年代。

那些灰红色的铁锈,在无声地暗示着曾经的沧桑。

清代,满城修建是有完整的严密的计划的。据载,凡划入满城区域内的汉人官署和住宅,一律迁移到大城。满洲将官一家占地多少平方丈,骑兵、步兵每家占地多少平方丈,都有严格的制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