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城光鲜的“面子”与破烂的“里子”( 六 )

甚至房屋修建格式高低也是定制划一了的。一直在满城居住的满蒙老人刘显之,如是描写少城的兴衰——

“少城的城墙,北面从八宝街东头起到大城西门(原名清远门)城墙上(北栅子);东面从八宝街东头向南到羊市街西口接明朝藩王遗下基址,直到西御街西口一段,再从此经半边桥(原名灵寿桥)西过君平街与小南街相接地方到西较场和南较场之间再到南大城城墙上(南栅子),这是少城从北到东到南的城墙,西面的就是西门到西南较场之间的大城一段。

少城的城门共有四道,在南的一道叫安阜门(小南门),在今小南街与君平街之间;在北的一道叫延康门(小北门),在今长顺小街与宁夏街之间;在东的有两道,一是受福门(又称羊市小东门),在今羊市街与东门街之间;一是迎祥门(御街小东门),在今祠堂街与西御街之间。

四门中,迎祥门显得壮丽,城楼上有两道匾,向里写的是‘少城旧治’,向外面的写作‘既丽且崇’,都是白底黑字。

辛亥以后,1912年首先拆毁北段城墙(八宝街到老西门城墙上的),随后又拆南段的(包家巷到西南较场之间),西御街西口到羊市街西口(东城根一段)到1912年才被拆毁,最后存留在人民公园到小南街的一段在1935年拆除,从此少城城墙完全消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