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0封巴菲特年度致股东信中总结的24条经验(12)

巴菲特认为,这是因为公司享有主观竞争优势,其形式是“消费者在产品和服务上有无数愉快体验,从而形成了广泛的良好声誉。”

伯克希尔·哈撒韦集团收购了See‘s,到1982年,这家公司的税后有形资产净值仅为2000万美元,但税后利润高达1300万美元。

当伯克希尔·哈撒韦或其他任何一家公司收购公司时,它们会为公司的主观资产支付溢价。这个溢价就是公司“经济商誉”的价值。

当伯克希尔最初收购See‘s时,他们支付了一小笔溢价,认为See’s带来的回报,能够达到有形资产净值的25%,对于一家糖果公司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回报率。

然而,几年后,See的税后净收入占其有形资产净值的65%。

伯克希尔在收购时支付了少量溢价,以说明该公司相对于其他糖果店的主观优势,但仅仅几年后,这种优势有所增加,使See成为一家更加强大和盈利的企业。

巴菲特开始看到,这是一个不受通货膨胀影响的优势。

在通胀期间,人们普遍认为,拥有大量有形资本资源的企业是最佳选择。他们认为,有了工厂和机器,他们就能更好地经受住购买力普遍下降和成本上升带来的市场冲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