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的“收割”腾挪术( 二 )

在频繁出售的同时,华侨城并没有放缓跑马圈地的步伐。7月10日,传来华侨城7亿在深圳拿地的消息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来,华侨城接连宣布了多个投资新计划,其中文旅综合类占比超70%,涉及的文旅项目超15个,累计资金近1800亿元。

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联合创始人黄立冲接受中国房地产报采访人员采访时指出,大规模的战略布局以及持续不断的项目投资,必然会导致资金链紧张。抛售固定资产是一种快速回笼资金的手段,但不是长久之计,华侨城需要寻求一种良好的发展模式。

━━━━

出售“回血”

从2015年以来,华侨城将原来旅游地产为主的战略调整为文化+旅游+新型城镇化战略。从2017年开始,华侨城陆续签下超过30个项目,每个项目投资均在百亿元以上。

在新战略的影响下,华侨城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背后是持续走高的负债,其资金和债务压力正在加重。

据采访人员了解,华侨城主要财务问题集中于公司债务规模和经营性现金流问题上。2015年~2018年,其负债率分别为63.41%、67.12% 、69.89%、73.77%。截至2018年末,华侨城总负债达到2170.05亿元,而上一年为1519.87亿元,负债总额一年增长了约650亿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