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松成:各国央行盯住2%的通胀目标是刻舟求剑(12)

已有一些学者提出,央行可以将包括资产价格在内的广义价格指数作为货币政策目标,而不仅仅是狭义的一般消费品价格。货币政策仅盯住狭义物价指数可能产生偏差,而需要关注广义的价格变动。即使在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前夕,全球通胀水平仍保持平稳状态,一般物价方面没有征兆,而广义价格指数可能早已出现变化。待一般消费品价格指数明显上涨时,资产价格可能已开始下降,社会财富缩水使居民不敢消费,进而再次拖累一般消费品价格,如此环环相扣、周而复始。在此思路下,可以对货币政策目标稍加修改,例如,可以尝试在货币政策目标函数中采用广义价格指数涨幅来替代CPI涨幅,而产出目标保持不变。当然,如何定义广义价格指数的难度和重要性一样大。

本轮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职能仍处于分离状态。实践中,主要发达国家央行仍然盯住通胀与产出目标以稳定宏观经济,寄希望于宏观审慎政策以稳定金融市场。而如果货币政策保留盯住广义价格指数的职能,那么看似分割的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就有了共通基础,即均以广义价格稳定作为目标。以广义价格稳定作为连接点,有助于央行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纳入同一体系内,实现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的统一,促进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平稳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