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场社交困境:假“社交”还是真“人脉”?( 九 )

直接上市的“美国版钉钉”Slack虽跌了一些 , 市值仍有170亿美元

但严格来说 , 钉钉、企业微信和脉脉其实不算一个赛道 , 不构成和巨头的正面竞争 。 前两者的人脉都是企业内外部容易联系到的“熟人” , 后者则需要用户去social、去联系的陌生人 , 脉脉们不必对企业微信和钉钉抱以戒心 。

职场文化的成熟度也在提升 。 可能国内不会形成欧美的职场氛围 , 但人脉和信息始终是一种刚需 , 可以满足这种刚需的产品自有其生存空间 。 另外的利好是 , 随着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 , 不断产生的年轻白领也将给脉脉们带来新鲜的气息 。

可以预见的是 , 在微信的社交流量黑洞面前 , “中国的领英”将走过一段比领英更加艰难的道路 。 受限于不成熟的职场文化 , 这条路还要探索者自己去教育和培养用户 。

再度观察脉脉 , 可以发现它喜欢自称“慢公司” , 一如豆瓣和之前的虎扑、大众点评 。 或许脉脉早已知道 , 在国内做职场社交 , 需要一边走路一边铺路 , 注定快不起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