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场社交困境:假“社交”还是真“人脉”?( 六 )

赤兔就没有脉脉这样的动力源 。 在收获了第一批用户后 , 赤兔陷入了增长乏力的困境 。 精英化的种子用户可以被领英和创始团队的光环感召进来 , 后来的、下沉的用户则需要更“有用”的东西 , 比如职场八卦、小道消息 。 竞争者脉脉充分满足了这些需求 , 并围绕它搭建起了社交和内容体系 , 在用户规模扩大后成功“洗白” 。

职场社交 , 在中国遭遇了天花板?

沈博阳认为 , 在微信等头部社交App“赢者通吃”效应下 , 职场社交中“社交”这一本质属性被抽离 。 这也让整个市场的地位矮化为一个简历库 , 其价值大打折扣 。

在国内 , 前有58同城、赶集等传统找工作网站 , 后有拉勾、51job、Boss直聘等互联网招聘App , 还有覆盖很广的猎头服务 。 相对而言 , 拥有较为完善的简历就成了职场社交产品的唯一优势 。 并且 , 这种优势还被互联网找工作App蚕食 。

这直接表现在职场社交产品的商业化模式上 。 从脉脉的营收来看 , 企业招聘服务贡献的收入仅占10%(2017年) , 其他则来自用户付费和广告 。 在全球化的领英 , 这一比例达到50%左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