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风险反思录:不该当通道的保理,如何被踏破风控防线?( 七 )

诺亚财富、京东与承兴控股的爆雷“罗生门”事件中,存在诸多争议。诺亚财富认定,供应链核心企业是京东,承兴是京东的供应商,但京东却声称承兴与京东未结账款的确认函系伪造。

事件经过为,诺亚财富7月9日指称,承兴国际相关方为京东供应商,双方存在大量长期交易,歌斐资产已经就供应链融资对承兴和京东提起司法诉讼。随即,京东予以否认,歌斐资产没有通过任何方式和京东进行合同真实性的验证。承兴控股是京东的普通供应商,在京东有一定的业务。在京东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承兴涉嫌伪造与京东等公司的合同进行诈骗。在第二次回复中,京东又称,近期在警方调证过程中,警方出具了多份所谓承兴与京东未结账款的确认函,经核实均为伪造。

对供应链金融而言,这一风险事件已经超出一般风控常识和逻辑,业内人士反思此次风险事件说:“这么大的业务,一般保理公司即使不能确权,也要与京东确认交易真实性。”

但此事件异常之处在于:一是,核心企业为何否认确权,不确认交易真实性。

一位华东ABS从业人士表示,如果一家机构发行以京东等大型公司作为债务人的应收账款产品,能与之竞争的只有银行或标准化ABS产品。机构想争夺此类优质资产,面临着资产能否确权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