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案牍术”救不了在线招聘( 四 )

行业内没有绝对的巨头一方面是,招聘行业的马太效应并不强,永远没有收官之作。大玩家可以很好地生存,小玩家活的也不错,毕竟对于求职者,多一个渠道多一份获得匹配工作得可能性。

另一方面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行业内新的模式迅速诞生,迅速被资本催熟。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拉勾、周伯通,还有专做程序员的100Offer、专做硬件的硬聘网、专注服务业基层岗位的斗米、做后端SaaS的金柚等。

美国人才市场有一个市值300亿美元的公司叫LinkedIn,日本人才市场有个市值300亿美元的公司叫Recruit,而中国呢?所有的招聘类公司市值加起来不足百亿美元。

行业里其实是没有时间和空间让一家公司成长为“巨头”,“平台垂直齐飞”的局面和今天的印度电商十分相似,资本推动行业的发展,吃掉既得利益者的份额,把行业影响扩大到更深的范围。同时,整个行业迅速迭代,各种模式验证、迅速催熟。

三:盈利模式不够“互联网化”

传统互联网招聘的商业模式无非是账号收费、广告收入、下载简历收费三种模式。人均ARPU不高,而其中广告收入乏善可陈,主要还是靠收取B端企业的会员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