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放心,你一定还能开上滴滴顺风车( 五 )

尽管两家的具体收入结构和盈利模式略有差别,无法完全按照上述算法对比,但最起码一方面可以证明,GMV、营收和估值具有强相关性,另一方面,滴滴的估值可能正是锚定了Uber。

这种效应在近期再次出现,Uber的市值逐步稳定在700亿—750亿美金之间,市场出现好转。巧合的是,近期有媒体报道,滴滴正在寻求最新一轮融资,估值620亿美金,相较几个月前的516亿美金提高百亿。

但不同的是,Uber一季报的数据还算可以,依然保持着超过30%的GMV同比增长和20%的营收增长,并且公司的丑闻正在逐渐消化殆尽。按照分析师投资会议,未来Uber将减少激励补贴,提升利润。而对于滴滴而言,眼前的三座大山还没解决只是跟着行情上调估值,恐怕难以实现。

顺风车重启势在必行

政策是滴滴难以逾越的,因此基本放弃挣扎;竞争者,一时半会儿对滴滴无法造成致命的打击。无论顺风车上线与否,这两座大山都摆在哪里。但对于滴滴的整个估值而言,顺风车上线与否,可就大不相同了。

从这次媒体开放日来看,滴滴的确是站在“公义”的角度来面对公众,但为何选择这个时候呢?要知道,去年接二连三发生那么大的事件,两位掌舵者都未露面。只有一个解释,滴滴“私利”的压力在增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