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一年吃掉2万亿零食,巨头们如何吞噬市场?( 二 )

回溯千年 , 以坚果为代表的休闲零食商贩大都以小作坊的形式出现 , 由于各地生长的坚果、果干等种类不同 , 各个区域的风味也自成一派 , 很难形成成熟的产业链气候 。 而这一切在2003年 , 悄然发生了变化 。

25岁的蔡红亮在杭州下沙大学城附近开了一家休闲零食店“百草味” , 凭着年轻人的一股子冲劲儿 , 他固执地将店里的包装袋 , 甚至是小票都印上“百草味”的Logo 。 殊不知 , 他这一股冲劲儿彻底改变了中国的休闲零食行业 。

3年后 , 在长江另一边的武汉 , 良品铺子也蓄势待发 , 期望能够与其他品牌化的休闲零食商家来一次酣畅淋漓地交战 。

一到夏季 , 被高温煎熬的武汉市民便不再光顾坚果铺子 。 为了一改惨淡的现状 , 良品铺子特意从三亚采购回的青椰子 , 并一股脑儿地堆积到店门前 , 上至老板、下到员工无一例外地挥着大刀砍椰子 。 一来二去之后 , 店铺里果然多了不少顾客 。

一番折腾 , 良品铺子在成立的第一年就开了6家店 , 第二年增长到27家 , 到了第三年这一数字便达到了88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