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工”骑手维权困难重重( 四 )

“缺乏必要的司法解释,相关部门又疏于管理,事故越来越多,纠纷也会越来越多。”骑手的安全问题引起了甘肃优加律师事务所律师秦春城的关注。在他看来,这既是法律问题,也是管理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法律层面厘清骑手与平台之间的关系具体是劳动关系、劳务关系还是承揽关系,并考虑后期风险承担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骑手都会忽略劳动合同的签订,仅通过App上的《众包服务平台协议》或线下的口头协议来确定双方之间的关系。

“这也让商家钻了空子,模糊了提供信息和提供配送服务之间的界限,在信息服务商和物流服务商两个身份中偷换概念,打起擦边球。”为此,秦春城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一方面,现有主管部门要强化自身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成立新的管理部门或行业自律协会,对症下药。

“法律更是要具备预见性和现实性。”秦春城同样建议立法部门平衡社会利益,将骑手的保障问题纳入立法计划。他表示,只有立法先行、加强管理、加强行业自律、提高入职门槛,作为新兴的互联网的服务阶层才能正常发展。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张娜娜法官则建议,综合考虑行业模式特征,重构用工关系认定标准。在职务行为或雇主责任的司法认定中,要充分考量多种因素。“不仅关注双方之间的书面合同,还应关注企业对外送员是否有实际管理行为,并结合行业惯例,重构合法合理的雇佣关系认定标准,妥善处理骑手、商户、派遣公司、物流公司以及外卖平台之间的责任分配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