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最早混改“范例”:民营股东为何“混”不下去?( 四 )

2010年年底,在当地政府倡导下,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华煤制油公司)通过转让获得陕西投资集团及其关联公司持有的62.32%股权,成为神木化学公司新的控股股东。

事实上,这个基于美好愿望,在陕西最早探索混合所有制的企业,前路未卜。

“天上掉下个凉水井煤矿”

神木化学公司民营股东代表、海星集团董事长荣海对采访人员说,“甲醇生产主要原料是煤炭,煤炭价格直接决定了甲醇生产成本。神木化学公司甲醇项目投产初期由于市场煤价较低,生产经营尚属良性,但随着国内煤炭和水电气价格一路上涨,由于神木县政府一直未兑现承诺约定价格的原料煤和水电气供应,导致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开始出现连年亏损。”

2006年年底,神木化学公司致函神木县政府,要求兑现招商引资承诺。2007年1月15日,神木县政府以神政函〔2007〕2号文件回复称,“鉴于目前情势发生重大变化,履行有关原料煤和水价格的承诺已不符合实际情况,原对贵公司甲醇项目的相关承诺应作适当变更”。

神政函〔2007〕2号文件在列举了该县种种履约践诺努力之后称,“县政府又将凉水井煤矿探矿权让由神木化学公司取得,并作为甲醇项目的配套煤矿;如贵公司不顾实际情况坚持要求县政府给予补贴,我们的意见是将匹配给贵公司的凉水井煤矿建设经营权交回县政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