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最早混改“范例”:民营股东为何“混”不下去?( 六 )

120万吨煤制甲醇,是神木化学公司远期建设目标。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的《关于上报榆神矿区凉水井煤矿矿井建设工程项目申请报告的请示》(陕发改革能源〔2005〕834号)也载明,“我省拟按煤化工一体化方式建设凉水井煤矿,作为神木化学公司12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的配套煤矿”。

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以(计基础〔2002〕2074号)文件确定,凉水井煤矿规划建设规模为400万吨/年,井田面积73.18km2,地质储量7.17亿吨,可采储量4.39亿吨。

据了解,凉水井煤矿于2008年8月投入联合试运转,2009年4月通过项目竣工验收正式投入生产,年生产煤炭400万吨。

神木化学公司民营股东陕西鸿信的律师宋亚林对采访人员说,作为大型矿井,凉水井煤矿的利润可观,凉水井煤矿公司每年利润在十亿元左右。

多位陕西煤炭行业人士对采访人员说,以凉水井煤矿的资源禀赋和开采条件,保守估算其市值在千亿以上。

在采访人员采访中,无论是神木市政府(2017年神木县撤县设市)、神府经济开发区(榆神工业区)管委会,还是神木化学公司各股东,均不否认凉水井煤矿是神木化学公司60万吨甲醇项目的配套煤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