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看懂食生文化在中国的衰落:寄生虫是“大忌”(12)

要从安全角度出发,可生食的食材,也需要严格选择,在处理的过程中避免二次污染。食物一定要新鲜、干净、绿色、无公害。像国内所谓的有机绿色食品,其质量和冷链都是难以保证的,就算在日本,也不是见生就食。尽管日本是全球最大的三文鱼交易地,但日本人也不爱吃三文鱼,主要原因就是三文鱼长期保存不变色,难以区分其新鲜程度。

外国人的饮食习惯与中国人大有不同,他们对吃生食比较热衷,生蚝、火腿、三文鱼几乎成为高档西餐的代名词;更有甚者,他们还喜欢生拌牛肉、活吞章鱼、血淋淋的牛排……。但可以肯定的是,生食并不能代表未来的饮食,只能说明未来饮食开始了多元化的趋势和新的探索。

一问看懂食生文化在中国的衰落:寄生虫是“大忌”

日餐对亚洲饮食的贡献

回顾完生鱼片变成日本国粹的历史,就不难发现,中餐和日餐,经过在唐朝交汇之后,开始不同的演化路径。结合自然条件和地理限制,日餐让生食成为主流和特色。仅仅在生食和素食少数的圈子里,生食有复兴的现象,生食又开始了全球的流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