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身“传”医,点燃更多新的生命( 四 )

缅怀

为“无言恩师”诵致谢词

潘爱华告诉采访人员,每次接受捐献者遗体时,接收车及医生的白大褂都必须干净,遗体从医院或家中离开时,会注意“脚朝前、头朝后”的细节,以表达对捐献者的尊重。

在每学期《人体解剖学》开课前,他都要求学生们脱下行装、换上白大褂,给他们即将解剖的“大体老师”献鲜花,行默哀礼一分钟。此外,在每年的清明节,学校也会举行对“大体老师”的缅怀仪式。

在遵循逝者遗愿捐赠,“遗爱在人间”微信公众号团队利用假期前往捐赠者家庭,寻访“大体老师”的生平故事,收集他们照片等资料。“大多数家庭都乐意接受这种特殊意义的访谈,甚至接受邀请前往学校或红十字会纪念广场出席特别的公祭仪式。”潘爱华说。

“大体老师”完成医学教学、科研使命后,将按程序火化,集中安葬在长沙明阳山福寿苑陵园的长沙市红十字遗体器官捐献纪念广场。广场的纪念碑上,刻着捐献者的名字。

每年清明节前期,湖南省红十字会及长沙市红十字会分别在长沙凤凰山遗爱人间公益陵园、长沙明阳山红十字遗体器官捐献纪念广场开展大型缅怀活动,这是生者对于捐献者表达的至高的尊崇,共同纪念这些伟大的无言教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