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京东的 448 天( 三 )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你找到A,A说这件事应该找B,然后B说这件事他不负责了,让你找C,C说你们这个事业部的需求是D负责,于是你找到D,D说沟通需求先在线上系统提交需求并发会议邀请邮件。

就这样,问题还没开始解决,你已经在内部沟通工具上打开了至少四个以上的聊天窗口,多的时候,可能是十几个,并且,大部分情况下无法马上进入具体的沟通环节。

京东内部使用一款叫“咚咚”的沟通工具,自己研发的,能搜索到集团除东哥外的所有人,但有些部门的名字跟部门内具体的人负责的事似乎又很难对应上,所以找人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如果是新人,这个痛苦的过程至少持续一个月以上,如果有“老人”的帮助,效率相对高一点。

升级

在组织结构上,从CEO下来,划分几个事业群,群主都是VP或者SVP级别,然后每个群有自己的多个业务部,业务部的负责人都是总监级,总监下直接就是经理了,然后就是普通员工。

当然,在内部组织结构明细中,不管是VP还是经理,都只有“机构负责人”这一个叫法,至少你能在内网查到的岗位显示的都是这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