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留学升温 家长选择陪读也是一种自我考验( 二 )

近几年,留学低龄化已经渐成趋势,一般意义上的低龄留学是指本科以下的留学,如今已进入初中、高中低龄段留学比较普遍的时代。琥珀教育资深教育顾问吴月表示,工作中帮助的年龄最小的留学生仅7岁。

陪读与否,家长应回归留学目的考量

低龄化趋势渐显的同时,低龄留学相关的安全、心理成长等问题得到重视,围绕陪读的产生问题也成为家长的关注点。

广州的陈敏妈妈陪儿子赴澳大利亚留学,爸爸留在国内经营建筑公司,提供经济支持。陈妈妈表示,陪读的主要考量是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进行学习监督,让孩子能更快适应留学生活,专注学业。

刘安赐妈妈则放手让女儿在美国读高中。她表示,女儿此前在国内读寄宿制的国际学校,语言和生活的适应力较强,女儿也明确反对家长陪读,觉得不自由、有心理压力。

每个家庭的留学、陪读之路都不同,究竟如何选择,并无统一答案。启德学府语言学校校长李嘉文表示,她曾帮助因语言、社交与情绪问题而中断英国留学的学生重新适应留学生活。对于刚走出国门的留学生而言,即使通过了语言考试,做了生活等方面“万全”的准备,在陌生的环境中,从社交语言到学术语言都是挑战,需要有2个月—4个月的适应期,个别学生甚至需要半年左右。在此过程中,因为文化差异、沟通交流障碍等,个别学生容易产生情绪波动,进而影响学业和生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