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留学升温 家长选择陪读也是一种自我考验( 三 )

但家长无法一路陪伴孩子从学校到社会,回归送孩子留学的目标与期望,Amerigo Education全球市场副总裁Jocelyn Chung建议家长思考,送孩子留学的目的是什么?希望孩子成长为什么样子?多数陪读家长习惯紧盯孩子的学业,但由于中西方教育理念和方式的不同,家长紧盯刷题的方式对于留学生的学习而言效果微乎其微;另一方面,留学本身也是孩子成长为国际公民的过程,包括语言能力的提升、国际视野的开拓、独立自主能力的锻炼,以及建设性和批判性思维的解决问题、对自己负责的能力等,如果家长仍然以包办的心态引导、管理、照顾留学的孩子,则孩子难以走上自我成长的路径。Jocelyn Chung还建议家长衡量陪读的成本,包括显性的时间、金钱成本,以及隐形的家庭关系成本。

勇敢放手不陪读,家长调节心态很关键

基于通信技术的发展,沟通对于选择不陪读的低龄留学家庭而言并不是亲子关系中最大的挑战。Jocelyn Chung表示,更多时候家长面对的是孩子不在身边的失落感,因此家长心理和心态上的适应也非常关键;建议家长,首先要选择充分信任的学校和老师,加强沟通;其次,家长要接受国外教育的逻辑,如国外教育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服务社区、做志愿者,而非在周末去补习;同时要尊重孩子,给予孩子处理、判断的空间和弹性,做孩子的引导者,避免将自己行事的方式套用到孩子身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