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物业销售利润 恒隆地产的「包租公」生意可持续吗( 三 )

物业销售收入的下滑,曾让恒隆地产2018年收入和溢利双双下滑。至今这个局面仍无法改观。

财报显示,由于2019年上半年公司无物业销售收入,导致物业销售收入同比减少100%,进而影响到公司营业溢利同比减少13%。

近10年来,已经很少见到恒隆地产香港拿地的报道。估计公司手里有的也就投资性物业,而随着增厚业绩的需要,公司未来究竟有多少自持转销售还有待观察。

令公司“雪上加霜”的是,期内公司投资物业公平值同比大减41%。2019年上半年,公司录得整体重估收益14.38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4.56亿港元下降41%。

由于业务重估收益比去年同期低,股东应占纯利减少25%,至港币35.16亿元。撇除物业重估收益,及所有相关影响,股东应占基本纯利整体减少4%,至22.29亿元。

作为从投资性物业上找钱的恒隆地产来说,每年的物业公平值也是平衡利润的一个重要调节器。不过今年上半年,这个调节器贡献为负。

截止2019年6月30日,恒隆地产投资物业总值为1369.70亿港元,其中,香港物业组合估值约663.82亿港元,及内地物业组合估值705.88亿港元。上海是最大市场,大连恒隆出租率仅79%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