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证明消费新势力的崛起,我们带来了一份研报 | 2019 中国新消费①( 七 )

随着社交媒体的壮大和电商渗透率的提升,现下消费者们所面对的 Promotion 和 Place 已经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整体逻辑趋同。消费品创业中的“定位理论”以及我们在上一部分提到了“差异化”都是在做心智教育,刚刚登陆 A 股的“什么值得买”以及各个平台上的“种草争夺战”也可以看做是通过 UGC 反向来影响消费者。

作为“淘品牌”的代表之一,“三只松鼠”创业初期流量红利属于正在成长期的淘宝。时至今日,当淘宝以及同时期的电商平台都已经成为一种基础设施而存在时,对于品牌而言,红利又在哪里?

新宣发:内容平台皆可“种草”,够看到的红利存在于:小红书、微信、快手、B站等;新货架:线上和线下都还存在“新渠道红利”,包括社交电商、便利店等。Tip 1:最快、最迅速地找到流量最“便宜”的地方

日护品牌 HFP 最为人称道的是,它抢占了一波微信公众号的红利,当市场还在讨论头部 KOL 的带货能力时,HFP 用低成本转化了中腰部订阅号的价值。

美国 DTC 床垫品牌 Casper 的北美 marketing analytics 负责人在一次分享中曾经提到,在线上投放效率遭遇瓶颈后,团队的投放开始在线下寻找机会,并最早尝试了地铁广告的投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为对于大多数新品牌来说,地铁是一个被忽视的场景,而当其他品牌意识到地铁的大规模涌入地铁后,红利消失, Casper 也开始寻找其他的投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