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人说包子:9道工序出百年味道( 二 )

■采访人员 王智芳 通讯员 夏倩雅 实习生 袁馨婷 覃梦娟 王孝清

【故事】 毛泽东游学宁乡,点赞沙田包子

吴达求是长沙市发酵面食行业协会会长,沙田包子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

“传统包子手工制作不只是技艺的传承,也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传播与继承。”这句话道出了吴达求作为非遗传承人的“沙田包子传统手工技艺情结”内涵。

清朝同治年间,吴达求的太爷爷吴焯荣在宁乡县经营包子铺后到湖南师范馆(现湖南第一师范)食堂担任包点师傅,制作的包子深受师生的喜爱。1917年,24岁的毛泽东与萧子升游学宁乡沙田时,在何叔衡家品尝沙田人吴骥云做的包子,赞不绝口。传统手工包子制作技艺也就在吴家一代又一代得到传承。在吴家人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沙田人学习包子制作技艺。

【发展】 沙田的产业支柱,要传承也要创新

出生于1980年的吴达求,初中毕业后就跟着父亲学做包子,已经有25年的经验了。吴达求告诉采访人员,“我们家的包子历来就有名气,很受大家的欢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