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21部动画15座奥斯卡,皮克斯如何“量产”创造力 | 深读( 九 )

不过收购完成并不是皮克斯成功的起点 , 最初的皮克斯并没有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 当时的皮克斯是一家电脑制作公司而非内容公司 , 但在几个创始人都对生产销售一头雾水的情况下 , 主营的皮克斯图像电脑销量惨淡 , 出品的动画虽然取得了不错声誉 , 公司却一直处于“烧钱状态” , 岌岌可危 。

皮克斯生产的电脑 , 现藏于计算机历史博物馆

直到90年代初期 , 皮克斯终于放弃了自己并不擅长的硬件业务 , 专心软件及动画制作 , 并逐渐在《终结者2》等大片中通过自己的特效技术崭露头角 。 调整方向后 , 1991年与迪士尼的合作成为皮克斯真正起死回生的契机 。

1995年 , 由迪士尼承担经费、皮克斯制作的《玩具总动员》几经波折 , 终于成功发行 , 一问世就好评如潮 , 也成就了票房纪录;与此同时 , 在乔布斯的推动下 , 皮克斯在95年上市 , 成为当年发行规模最大的IPO , 为公司筹得了近1.4亿美元的资金 。

《玩具总动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