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期食品成了热门生意( 二 )

临期食品如何被做成了一门生意?这些新模式能否解决食品零售行业的临期难题?消费者需注意什么?

临期不是过期,折扣带来人气

“这些产品都还在保质期内,临期不是过期,不影响食用。店里商品周转得快,像饼干、咖啡、生鱿鱼圈,我经常买,进口的矿泉水也是成箱往家搬。”北京的张阿姨是一家连锁进口折扣店的老主顾,“会员卡里已经充了好几千块钱!”

不少细心的消费者发现,在普通商超,经常会有保质期临近的商品放在专区打折销售,或者作为赠品。而现在,临期商品被做成了一门生意。

在线下,饴食货仓、悠品食惠、T3进口食品等折扣店陆续多了起来,有些品牌旗下门店已经有十几家。这类门店主要售卖临近保质期的进口食品,包括零食、酒水、饮料等,价格往往比同类商品的市场价低出一大截。

在线上,率先尝试根据食品保质期来定价的平台也开始出现。比如,品牌食品特卖电商“好食期”将食品按照剩余保质期长短进行分类,并提供相应的价格折扣;小程序电商平台“善食者联盟”以零售价除以保质期总天数计算商品价值,商品价格随保质期临近也逐渐降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