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小米生态链:依赖小米,然后脱离小米(12)

原因是进入小米体系的产品已开始路线就是被设计好的,你负责研发、品控,做好产品供应,剩下的营销、渠道小米负责。对于初创团队而言,就是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在最擅长的地方,是高效的分工。但是去小米化的时候却发现,依赖小米的那部分能力一时难以弥补。

华米做自己的手环品牌效果并不是很好,但是如果拓展新的品类,相当于回到原点,从零做起。因为既有的研发、团队、供应链都在现有产品,突破品类需要重新进行资源布局。

刘德此前也公开说过,用两三年时间成长为一家营收十几亿元的公司,这种速度本就不正常。“小米体系会快速辅佐一家公司到中等规模,但当它在做独立品牌的时候,不能用这个速度来思考自己,它的能力也不能用这个速度来评价,它还得扎扎实实地做品牌。”

目前,生态链公司“去小米化”做得比较好的是小蚁科技。虽然还在给小米供货,但是不再重度依赖小米。正是因为小蚁的自主化,小米放开内部竞争。据说,现在生态链有五六家公司都在做摄像头,内部竞争已然白热化。

“大部分公司在追求传说中的共赢状态:保障自己理想利益的同时,也能给股东小米带来很好的收益。只是如何实现,没有可以套用的公式或模板。”一位小米生态链企业负责人告诉接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