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巨头路线之争背后暗藏玄机( 四 )

海信与长虹同属地方国企,当年都是从彩电业务起家,发展成为一家横跨家电消费到城市交通商用领域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最终在“B+C”的多跑道上不断前行。可以说,这两家企业的转型,与日本松下的转型路径颇为相似:都是从家电消费市场向商用行业转型,唯一不同的是,海信、长虹对于家电消费业务的重视程度,则要远高于松下,而松下的商用业务发展却又明显快于两家企业。

当年海信与长虹相继面向白色家电进行多元化扩张,都采取资本并购方式。当年长虹从电视到空调后,通过并购合肥美菱,进军冰箱行业;而海信从电视到空调之后,通过并购北京雪花、广东科龙,扩大冰箱业务规模与实力。不同的是,海信如今取代长虹成为彩电第一,又借助科龙容声实现冰箱业务的做强,并通过海信日立占据家用中央空调的主角地位。而长虹现在的黑白电业务都面临着“不大不强”的天花板,亟待突破。

同样在商用业务上,目前海信重点借助显示技术进军医疗,借助通信技术进军光纤宽带、智慧交通等领域,取得阶段性的成就,但是离最终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在核心技术、硬件与软件的协同,以及系统解决方案等。而长虹的商用业务,目前的发展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和体系化,此前相继发力了智慧社区、以智能炒菜机布局中央厨房等,同时还利用军工资源积累布局新能源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