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体检”近尾声 62家私募吃监管函( 二 )

三大“重灾区”

综合来看,上述62家私募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资金募集、投资运作和信息披露三个方面。

在资金募集方面,主要有三种违规行为:一是承诺收益,如广州亚投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向部分投资者约定保本,并给予8%的收益底线保证;二是公开宣传,如长沙红森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手机APP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公司发行的多只基金产品;三是未落实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如未充分评估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部分投资者不符合合格投资者要求等。

在投资运作的重要环节中,部分私募存在未保障私募基金财产安全、违规管理私募基金等行为。如青岛连创汇科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不按照规定履行职责,将募集资金借给自然人、投资已备案私募基金以及其他合伙企业等合同未约定的情形。此外,该私募还挪用基金财产,基金账户上有多笔大额资金被转入公司股东及经理与个人账户,且有大额资金流入个人证券或期货账户,使投资者承担了基金投资以外的风险。

“受托管理是私募基金的本质内涵所在,将基金交由托管人托管或在基金合同中明确约定保障私募基金财产安全的制度措施和纠纷解决机制,是保障投资者利益和约束私募机构的有效手段之一。”广东证监局指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