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体检”近尾声 62家私募吃监管函( 三 )

信息披露也是保障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方面,但部分私募未办理基金备案以逃避监管,或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未妥善保管基金材料等。如福建福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报送的2017年、2018年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未能真实反映公司财务情况,福建双宇中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未保存部分基金在投资决策、交易等方面的记录及其他相关材料。

此外,还存在部分从业人员没有基金从业资格、基金管理人擅自更改合同条款、内控机制不完善等需整改的行为。对于上述私募存在的违规情况,各地证监局已采取了相应的监管措施。其中,除广东证监局、四川证监局对辖区内合计6家违规私募机构进行行政处罚外,其余各地证监局均仅采取出具警示函或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

自查堵漏洞

抽查比例较低的专项检查,覆盖范围毕竟有限,因而各地证监局还组织辖区私募机构进行自查,并提交自查报告。今年以来,已有湖北、浙江、宁波、北京等地证监局公告开启私募自查工作。

自查重点包括私募机构在宣传推介、资金募集、投资管理等业务环节是否合规;登记备案、信息报送、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是否完善;是否从事与私募基金业务存在利益冲突的业务等基本方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