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误读了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 四 )

我们如何误读了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

“生生·浮世之光:浮世绘大展”展区现场,图片来源:ZENA帕哈

通常,浮世绘被认为是以彩色印刷的木版画,但事实上也有手绘的作品。高桥由贵子表示,这些手绘的作品大部分作为“艺术品”仅被贵族或武士阶级所有,直至江户时代晚期,木版印刷技术推动浮世绘从高成本的手绘进入了低成本的印刷阶段,普通民众才有机会接触和享有浮世绘,以满足自身对生活情趣和流行事物的追求。为了提高生产版画的效率,日本产生了分工制,一张浮世绘版画需要三个工种协办完成:首先是制作原画的“绘师”,其次是依照原画打版的“雕师”,最后是负责为雕版上色,将图案转印到纸上的“摺师”。高桥由贵子的家族就是承担“摺师”这一工作的。

她同时也强调,除了以上三个工种外,还需要一个重要角色参与其中,那就是被称为“版元”的制作人。“版元”不仅要负责版画制作前期的企划,遴选出适合的“绘师”、“雕师”和“摺师”,还要决定版画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木板和纸张的情况,并负责对生产出来的版画进行销售。因此,一张浮世绘版画背后是许多人共同的努力。与今天人们的认知不同,在高桥由贵子看来,这些由工房分工作业制作出来的浮世绘版画并不是艺术品,而是可销售的商品,在江户时代的日本,它们被定义为“工艺品”,一幅版画大约相当于一碗荞麦面的价钱,她说,“就像在卖肉的店里有猪肉、牛肉和鸡肉,在菜店里有胡萝卜、大白菜,对我来说,浮世绘就是这样的感觉。”

推荐阅读